应用场景
最近更新时间:2025年08月15日 17:39:37
应用场景 | 现状 | 挑战 | 腾讯 iOA 解决方案 | 适用客户群 |
远程办公场景 | 远程办公成为常态,员工出差、分支接入等情况需要灵活地访问公司内网应用。 | 业务暴露面大,安全防护成本增加;VPN 漏洞频发,易被攻击利用,访问权限管理粗放等。 | 通过零信任安全架构,结合连接器反连或SPA 单包授权技术隐藏企业应用暴露面,结合持续信任评估与动态访问控制,实现用户到应用的安全访问。 | 所有企业 |
多云业务访问 | 业务云化部署,除了自建IDC,业务还分布在其他公有云,这些应用都需要能够安全且便捷地访问到 | 传统零信任或 VPN 方案较重,无法灵活适应多云环境,需要购买多套或者分别部署网关,成本较高且管理复杂。 | 通过灵活部署轻量化的连接器,快速打通多个云环境中的业务系统,通过腾讯云零信任网关统一对外发布,实现业务快速上线,并通过零信任做持续风险评估及动态访问管控。 | 多云架构企业 |
IT 资产管理与加固 | 企业终端设备数量多且分散,资产信息混乱(如型号、配置、使用状态不明),并且终端没有统一管控措施,员工违规使用带来安全风险。 | 终端资产不可视,人工统计资产耗时且易出错,资产变更难实时跟踪,安全基线不统一,风险操作难管控。 | 腾讯 iOA 支持采集终端资产信息以实时更新资产状态,支持自定义分组管理及运行状态监控等;并可统一进行系统安全加固、外设管控、水印保护、上网行为管理等标准化管理控制。 | 所有企业 |
软件全生命周期管理 | 企业员工如果安装未授权软件(如盗版设计工具),可能占用终端资源并引发合规风险,部分软件还可能携带恶意插件。 | 人工排查效率低,难以覆盖多分支终端;伪装软件难识别,多终端软件版本难统一,盗版软件带来法律诉讼风险等。 | 腾讯 iOA 提供软件分发、安装统计、运行黑白名单管控、盗版软件检测、软件卸载等软件全生命周期管理与控制手段,帮助企业标准化管理内部软件的使用。 | 所有企业 |
远程 IT 运维 | 员工终端故障(如软件崩溃、系统异常)时,传统运维依赖现场支持,响应慢,影响工作进度。 | 现场运维成本高、效率低,IT管理工作量大,传统远程工具卡顿、传输慢并可能存在安全风险。 | 通过极速远程协助,一键远程对应终端,支持文件传输、公有云加速、画质优化等,并且支持无人值守设备远程,提升远程体验与运维效率。 | IT 团队较小、设备分散的企业 |
终端安全防护 | 企业内部终端面临各种病毒入侵、漏洞攻击、系统入侵等风险,亟需有效防护手段。 | 内部防护工具碎片化、策略配置不统一、安全软件互相冲突等,导致安全防护无法形成合力,防护效果难保障。 | 腾讯 iOA 构建一体化安全防护平台,依托腾讯TAV+云引擎,提供恶意样本查杀、热门威胁防御和漏洞修复等防御能力,并针对勒索/钓鱼进行专项防护,构建立体安全防御体系。 | 所有企业 |
高级威胁检测与响应 | 企业面临 APT 攻击(长期潜伏窃取数据)、勒索钓鱼、银狐攻击等威胁,防护手段不足,攻击响应依赖人工,处置效率低。 | APT 攻击隐蔽性强,如加密通信、低频操作、白加黑劫持、驱动级对抗等,传统检测手段难发现,无法实现有效防护。 | iOA-EDR 通过全面覆盖 ATT&CK 攻击链路,精准识别钓鱼、勒索攻击等高级安全威胁,利用全链路精确溯源系统,还原攻击事件,完成精准告警溯源与事件处理。 | 中大型企业 |
攻防演练安全防护 | 在攻防演练活动中,攻击方会使用多种攻击手法对防守方进行攻击,这对终端的安全防护提出了更大挑战。 | 攻击方更多会使用钓鱼、0day 漏洞、无文件攻击等特定攻击手法进行定向攻击,传统杀毒等基础安全防护很难有效防护这些攻击手段。 | iOA-EDR 实时采集终端安全信息,有效识别防护各类高级攻击手法,并对威胁进行实时对抗,保障客户在攻防演练活动中终端防护的有效性,降低因终端失陷丢分的情况。 | 参加重保/攻防演练的企业 |
数据防泄密 | 企业敏感数据(如客户信息、研发代码、财务数据)在协作、外发、存储时,易因未经授权员工的外发造成核心数据泄露。 | 数据缺少分级分类识别,只能一刀切管控;管控通道不全面,容易被绕过;泄露后无法追溯,操作日志缺失,难以满足监管审计。 | 腾讯 iOA 内置丰富的企业常见敏感数据识别规则库,支持自定义对敏感数据分级分类识别,并对数据外发通道进行全面审计或拦截,有效防止企业敏感数据泄漏。 | 科技型、研发型、互联网、制造业等企业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