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勒索防入侵场景
最近更新时间:2025年03月13日 10:35:42
如何通过 iOA 有效防御勒索病毒攻击?
iOA 基于勒索攻击链(爆破入侵-破坏杀软-病毒运行-加密数据-横向移动)构建五维立体化防御体系,覆盖全生命周期。
使用场景 | 详情 |
阻断入侵控制 | 爆破防护:RDP二次身份认证(动态验证码),即使账密泄露也无法登录。 端口隐藏:关闭非必要暴露端口,减少攻击面。 |
防杀软破坏 | 内核级自保护:禁止非法终止 iOA 进程,卸载需管理员密码授权。 异常退出告警:实时推送进程强退事件至管理端。 |
拦截加密行为 | 智能诱饵:在关键目录部署隐藏诱饵文件,首个被加密时立即阻断进程。 行为分析:识别高危动作(如删除卷影副本、批量修改文件头),实时拦截。 |
数据无损恢复 | 双备份机制:卷影备份(实时快照) + 无格式备份(分布式存储),支持加密/误删文件还原。 解密支持:内置100+勒索病毒解密工具,覆盖 Phobos、WannaCry 等主流家族。 |
抑制内网扩散 | 横向渗透防护:拦截远程命令执行、敏感共享目录访问等12类横移行为。 域控加固:防御 Kerberos PTH 攻击、伪造票据等域渗透手法。 |
如何查看终端上受到勒索攻击的记录和日志信息?
iOA 五维防勒索体系的核心优势是什么?
1. 防控制设备:RDP二次认证阻断爆破。
2. 防破坏杀软:内核级自保护防卸载。
3. 防加密行为:诱饵拦截+三大检测引擎。
4. 防数据损失:双备份机制(卷影+无格式备份)。
5. 防内网扩散:12种远程命令攻击拦截+域控防护。
iOA 如何应对人工入侵式攻击(如 RDP 爆破)?
提供三重防护:
1. 爆破前:隐藏端口+密码加固。
2. 爆破中:行为关联分析拦截。
3. 爆破后:RDP 二次认证(需身份验证码),确保账密泄露仍无法登录。
遭遇勒索攻击后应如何快速止损?
遵循三步原则:
1. 隔离:断网防止横向扩散。
2. 溯源:检查 爆破日志、异常进程(如 ProcessHacker)。
3. 恢复:使用 iOA 文档守护 备份或联系腾讯安全专家解密。
为什么有些勒索病毒没有被 iOA 检出?
1. 无论是勒索病毒还是其他类别的木马病毒,在传播过程中都会有针对安全软件的对抗,所以无论哪款安全软件追求高查杀率,都无法保证100%查杀和无误报两个目标。
2. 针对勒索攻击的防御,iOA 的思路一直是不能局限在勒索病毒的检测上,即使能100%检出勒索病毒,也无法阻止主流勒索攻击方式--人工入侵控制设备,破坏安全软件防御后投毒。